- 2022-05-17 发布 |
- 10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职工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ppt课件.ppt
主讲:李娜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 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我们的财富在增加,~~~;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我们沟通工具越来越多,~~~;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说过去那个时代好,家里啥没有,可是心情好;现在家里啥都有,就是心情不太好。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烦恼、郁闷、忧愁等困扰着我们。WHO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国内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 Why?一是面临压力的确比较大;二是心理调适的能力不够强。 压力成了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如何减轻压力?如何开心快乐生活?就是我们大家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主要内容:1、什么是心理压力2、心理压力的危害3、心理压力的简单自我判断4、心理压力存在的意义5、心理压力的应对方法 调查:你压力大吗?举手统计压力大?压力不大? 这两个图片都是静止的图片,图片与心理压力有关,你的压力越大,图片转动越快。闭上眼睛,深呼吸,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再看,转速就慢或静止了。 一、什么是心理压力?物理学上:是指作用于流体或固体界面上的力。心理学上: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压力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个方面:1.工作因素;2.生活因素;3.气质类型。 1.工作因素小王,一会儿来下我办公室。压力哎!又要布置任务了,上个刚完,还没喘口气呢。 2.生活因素上有老,下有小赡养、教育、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等压力 3.气质类型 (1)多血质(孙悟空)特点:活泼好动、善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兴趣广泛、情绪情感易产生、易变化和消失、情绪外露体验不深刻。在工作学习上富有精力且效率高,表现出机敏的工作能力,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朝气蓬勃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 (2)胆汁质(李逵)特点:坦率热情、精力旺盛、易冲动、暴躁、思维敏捷、情感外露,但持续时间短。易激动、暴躁而有力;语言、表情上都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的情感表现;在克服困难上有坚韧不拔的劲头。 (3)粘液质(沙僧)特点:外部表现少、情绪稳定不外露、考虑问题全面、善忍耐、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情感不易激动和流露、能自制、能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具有从容不迫和严肃认真的品德。 (4)抑郁质(林黛玉)特点:对问题感受和体验深刻、持久、情绪不易表露、反应迟缓但是深刻、准确性高。易动感情,能观察到别人不容易察觉到的细节,对外部环境变化敏感,内心体验深刻,外表行为非常迟缓、孤僻、优柔寡断、易恐惧。 二、压力的危害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过大易引起个体患病。据统计,目前与压力导致情绪有关的病已达到200多种,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绪有关。(人民日报) 1.压力与身体健康压力状态下分泌糖皮质激素,增加心血管活动,其结果使得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心血管疾病(心脏病、高血压)。 压力导致荷尔蒙皮质醇的酸度提高,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便秘、溃疡、肠胃病等。 在压力阶段,血流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结果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导致对疾病的易感性。包括:各种重大疾病 糖皮质激素会抑制生长,导致(儿童)生长缓慢。 压力使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强,生物种被打乱,失眠、多梦、早醒…… 压力引起神经紧张和肌张力增强,肌肉疼痛、僵硬、头疼等。 严重的压力是猝死最潜在的危险因素2014年牺牲民警年龄集中在30岁至49岁之间。对牺牲的原因进行分析,猝死所占比例最大,占牺牲总数的70%。2018年三月苏州大学医学院实习医生连续加班下班前晕倒抢救无效死亡(也叫猝死);五月安徽蚌埠医院38岁医生突发心梗猝死。 2.压力与心理状态认知能力警觉性增高敏感度增强注意高度集中反应过敏,注意范围狭窄 情绪焦虑:担心会发生不好的结果。恐惧:面对危险而感到害怕,试图逃避。抑郁:面对困境会产生无助感和无望感。愤怒:工作等受阻后的暴躁。 心理压力过大的危害:生理方面:消化系统问题、溃疡、免疫力降低等;行为方面:失眠、紧张、拖拉、嗜吃或厌食等;认知方面:表达能力、记忆力、判断力下降等。情绪方面:易怒、忧虑、恐惧、焦虑不安等; 三、心理压力自我判断心理测量:请回想一下自己在过去一个月内有无出现下列情况:从未发生——0分;偶尔发生——1分;经常发生——2分。 1、觉得手头工作太多,无法应付。2、觉得时间不够,所以要分秒必争。3、觉得没有时间消遣,终日记挂着工作。4、遇到挫折很容易发脾气。5、担心别人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评价不高。6、觉得上司和家人都不欣赏自己。7、担心自己的经济状况。 8、有头痛、胃疼、背痛的毛病。9、需借烟酒、药物、零食等抑制不安情绪。10、需要借助安眠药入睡。11、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相处会发脾气。12、与人交谈时常打断对方的话题。13、上床后觉得思潮起伏,难以入睡。14、工作太多,不能每件事做到尽善尽美。 15、偶尔放松一下也会觉得内疚。16、做事急躁、任性,事后感到内疚。17、觉得自己不应该享有快乐。 压力测试结果判断:16分或以上压力偏高11-15压力中等0-10压力低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四、压力存在的意义 1.压力给生活带来乐趣如果人为减少外界刺激,会发生什么结果呢?为维持正常的状态,人们需要一个最低水平的刺激输入。 加拿大麦吉利大学心理学家所做的感觉剥夺研究(1954年),募集了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参加实验的人。志愿者每天躺在床上睡觉,并有每天20美元的酬劳。他们可以自己决定何时退出实验。感觉剥夺实验观察窗空气调节装置扬声器记录生理数据的导线护目镜耳机麦克风手套 感觉剥夺实验实验结果实验过程睡觉厌倦、不安制造刺激出现幻觉唱歌吹口哨自言自语?大多数被试在实验开始后24—36小时内要求退出,没有人坚持72小时以上。 研究人员认为:维持大脑觉醒状态的网状结构需要得到外界的刺激以维持一个激活的状态。当外界接触被阻止时,大脑就即兴创作,自己产生刺激。感觉剥夺实验实验证明,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一定水平的外界刺激。 互动空间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主动寻求刺激?惊险游乐项目户外探险运动恐怖片 2.环境压力促进人类发展人的成长和发展就是不断适应环境压力的过程进化论的观点:有限的资源导致竞争,而竞争就必然有压力,发展最快的地区,压力也最大。 学生青春期个体的一生发展,在每个阶段都需要应付新的要求。没有压力,就没有成长婴幼儿成人结论:压力是无处不在、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 对压力要有全面的认识疲劳耗竭P点崩溃压力水平压力管理目标绩效高峰压力与工作(学习)绩效关系图工作或学习效率 五、正确的应对压力尽管压力无处不在,但很多人却生活的轻松快乐、潇洒自如,那么除了个性差异外,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有什么行为方式? 1、有效的时间管理现代管理之父杜拉克认为,有效的管理者不是从他们的任务开始,而是从他们时间开始。——管理时间。从而消除时间压力源! 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AB1B2C轻重缓急矩阵8/22/202150 有计划,有目标,不忙乱;工作再多,压力再大,也能收放自如,执行的有条不紊,从而达到事半而功倍。 2、宣泄在感到困惑、棘手或难过的时候,总会毫不掩饰地寻求朋友的帮助,及时宣泄不良情绪。倾诉本身,也能使人获得释放,或许还会得到好的建议。发现自己的宣泄方式。 唱歌 哭泣 3、改变认知事情总能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总是以最乐观的心情想象最好的结果。不好中有好,这方面不好那方面好,现在不好将来好,得不到就说不好,摆脱不掉的就说好。 心理学ABC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Albert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不是由某一刺激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这就是ABC理论。 一件事情可能会有许多想法!你怎么想就怎么感受,你怎么感受就会怎么行为。改变想法,就能改变你的情绪和行为! 认知重构,换个角度看问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个角度看问题 4、换位思考能够换位思考,经常站在别人角度看问题,乐于助人。不自私,不纠结,这是保持心态平和的最有效,最易行的方法。 小故事:在安徽桐城,有条著名的小巷——六尺巷,长一百米,宽两米。原本这里没有巷的,一边是清朝宰相张英的房子,一边是平民商人吴氏的房子。有一次两家修房子,吴氏企图占据张英的宅第,张英家人修书京城,要张英管一管吴氏。张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管一管平民百姓,那是小事一桩。然而张英的回复是: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5、培养兴趣爱好日常生活中,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增加生活的乐趣,充实生活内涵。 朱德庸的漫画是描写一个女孩子跳楼的心路历程 6、及时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压力的累积效应生活中的小烦恼虽然不会立即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但是日积月累,也会增加心理负担。当烦恼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即使只增加一个微小的刺激,也足以使人崩溃。 最后的一根稻草压断了骆驼的脊梁 7、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会对你笑~~~ 经常保持微笑 与人分享喜悦 乐于助人 保持一颗童心 愉快与各种人相处 保持幽默感 处乱不惊 宽恕他人 我很自信哦 偶尔放松一下 学会休闲 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希望大家都能够记住美好的、忘记不高兴的。轻松应对工作与生活最后送大家几句话:快乐时与朋友分享忧愁时和朋友诉说无论上帝给予了我们怎样的命运每一天我们都要快乐的生活 谢谢大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