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17 发布 |
- 3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压力管理2
四.正确认识压力——与它同行 角色模糊人际应激职业发展组织结构家庭与工作技术应激工作压力环境压力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过度拥挤社会压力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剥夺个性的发展A类型行为模式高血压人格抑郁型人格癌症敏感型人格酒精型人格人格因素与压力缺乏相互独立缺乏交流沟通缺乏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庭压力 正确认识压力——1、什么是压力何谓压力?个体面临外在环境刺激时,在经认知评估、个性特征、社会支持、个性、应对压力方式等的中介机制的作用下,而产生的个体应用自身资源无法应付当前情况的主观感受。何谓应激?人们在感到有心理压力时而产生的一些诸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反应速度加快、活动效率提高或降低等不同寻常的心身反应。应激的产生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生理反应。 环境刺激———中介机制———主观感受认知评估:主体对外部压力源的价值判断和意义评价。个性特征:不同个性的人对同一事件的感受截然不同。社会支持:来自亲友、领导、同事的关心和支持应对方式:不同的应对风格使外部事件有了不同的效果。四个因素里,起决定作用的是认知评价。所以说,压力的的大小根本取决于人们的认知。 正确认识压力——2、与压力同行对我们来说,面临地震、火灾等强烈的应激情境不多,但面临过大的工作压力、职业竞争、人际关系冲突等一般的应激情境却是经常的。这种应激虽然强度较小,但引起的小烦恼会像“肉中刺”一样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发生应激反应综合症。研究表明,在各行各业中,最易患应激反应综合症的人群依次为:飞行调度员、中小学教师、企业经理、驾驶人员和警察。 压力是双刃剑狮子——羚羊——草没有天敌——丧失了生存的本领——饿死适度的压力——能使个体提高警觉、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积极进取、学会适当的态度与处理技巧、工作效率高,能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过度的压力——能使个体注意力、耐心、对环境的反应力、对学习和工作等行为能力降低、易烦躁,易产生重复与刻板动作。 很难减“负”,但可以减“压”心理健康的人不是没有心理问题的人而是敢于积极应对的人。 调试压力的办法倦怠无为拼命工作专家帮助社会支持系统改变事实自我管理五.调试压力——管理是关键 认识压力管理压力管理不是消除压力,而是减少负性压力的影响;压力除了受到压力源的影响,更大程度上受到我们自己的认知(决策质量)影响;提高认知(决策)的有效性来减轻压力是我们管理压力的基本原则! 浙江省2007年出台《浙江省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工程实施方案》,开展公务员心理援助计划(EAP),引入规范的心理素质训练和教育课程,运用心理行为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公务员心理素质训练中心,对公务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公务员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评估,以及心理卫生服务需求调查。 压力管理策略1.身体调节2.认知调节—减压的前提3.情绪调节—减压的核心4.人际关系调节5.生活节奏调节 五.调试压力——1、身体调节深呼吸有氧运动散步听音乐做瑜珈跳舞原理:一个人的心情反应包含“情绪”与“躯体”两部分。假如能改变“躯体”的反应,“情绪”也会随着改变。肌肉放松了,神经也会得到放松…… 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内分泌变化,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具有镇痛及松弛神经作用,影响人心情的好坏。运动也可促进五羟色胺和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可以减轻萎靡不振、思维迟缓,减缓郁闷紧张情绪。 五.调试压力——2、认知调节BACD “人并不被事情所困扰,而是被对该事情的看法所困扰。”——哲学家爱比克泰德 接受现实,随遇而安社会环境工作环境重大生活事件个人能力与期待努力改变能够改变的事情,努力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 了解和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悦纳自己人生需要减法,降低目标放弃是智慧舍与得的选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疯狂数钞票在规定的三分钟内,让现场的4名观众进行点钞比赛。谁数得最多,最准确,他就可以获得刚刚自己所数得的现金。中途主持人轮流给参赛者出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来打断他们的正常思路,并且,必须答对题目才能接着往下数。第一位:3472元第二位:5836元第三位:4889元第四位,500元33725831487950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明确工作的意义选你所爱爱你所选积累无形资产终身学习 认识你的职业 闾丘露薇是一位著名的电视记者,现供职于凤凰卫视。她曾因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在巴格达地区唯一的一名华人女记者进行现场报道,而获得中国观众极大关注,被誉为“战地玫瑰”。 如何看待教师这个职业没有一个成功的教师是以彻底的知识传授者的面貌存在的,他们的经历、方法往往大相径庭,但他们往往都会将自我与所教授的知识融合,将心灵的光芒汇入角色,将本色与角色合一,用亲近自己内心的方式引导学生。只有心灵才会赢得心灵。 不要过度反应从认知心理看,绝大多数忧虑是我们想象出来的——40%从未曾发生过;——30%是忧虑曾经发生的事;——12%担忧别人的想法;——10%是无关紧要的事;——8%是相当值得考虑的事,但其中的一半是你无法控制的,因此96%的事是不必忧虑的。 改变控制感的顺序——山不过来,我过去我改变不了现实,但我可以改变态度。我改变不了过去,但我可以改变现在。我不能控制他人,但我可以掌握自己。不要打着爱的名义去控制任何人,哪怕那是你的孩子。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五.调试压力——3、情绪调节《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过喜则伤心而气散,过怒则伤肝而气上,过思则伤脾而气郁,过忧则伤肺而气结,过恐则伤肾而气下。 为什么要进行情绪调节?情绪与认知的关系(我选择了愤怒)情绪是有能量的情绪能控制人情绪需要表达,接纳,不要压抑经常清除“心理垃圾”。当我们把内心的怨恨、愤怒、失望表达出来时,心中的不愉快才有机会真正过去。 如何进行情绪调节?及时宣泄不良情绪,不要积在心中—“发泄果,出气球”跟信任的人聊天倾诉学会放松聆听音乐,唱你最喜欢的歌调换环境,休假旅游寻求信仰爱好查看更多